top of page

平衡的美



这个世界有一个不变的定律,那就是平衡,任何事物走到了极端就会出现反效果!这也包括那些大家一开始都认为是很好及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


很常我们听人说吃某种食物对身体很好,所以我们就大量的吃而且有人还会餐餐都吃。又听说吃某种食物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就少吃甚至完全不吃。无论多吃或不吃,结果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适量或平衡的飲食才是最佳的选择。


追求卓越是我的梦想,因此我不断提升自我並且更加努力达到完美的目标。但当事事都要求完善不能接受一点点瑕疵的时候,我就渐渐变成了一个完美主义者,自己活在压力中,也不知不觉影响了身边的人。追求卓越本是件好事但过度的追求反倒使自己和周围的人身心灵疲惫不堪。反观来看,完全没有要求,得过且过的人,也可以使人很懒散,总是没有方向和目标。由此可见,当一件事到了另一个极点都会造成不良效果並失去了平衡状态。


所罗门王说:"过度的追求学问,使人身心疲惫"。很多年少的人看到以上的名言时就断章取义地说不需要追求学问,可以天天玩乐,因为学问使我们的身心疲倦。这里的重点其实是"过度"不是"不需要"。不追求学问或者懒惰的人会失去理智和意志。因此凡事都应该平衡不可走向极端。


有位新上任的经理向我诉苦说:当他刚上任经理的时候,他对每一位下属都是格外的照顾和关心。但卻得不到任何的赞许,甚至有时还被下属议论和批评。之后他便尝试更改他的管理方式,凡事公事公办。可这又引来下属的不满说他像"包青天"。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在行政管理上,我们管理的方式常常从一个极端去到叧外一个极端。其实平衡的管理方式乃是最好的方式。该关心的时候就关心,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该责备的时候就责备。抓住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原则:那就是,无论作任何的决定,“对事不对人。”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爱心” 和“好意”也会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某种极端。打个比方,有朋自远方到访,本是件美事。但作为东道主,我们怕失礼,尽是忙着招待朋友。一天四五餐,这里好吃的,那里好看的,一天的行程排得满满的。一天下来,搞得大家都很累,更没有时间好好坐下来谈谈话。其实若能留多些空间给彼此,反而更好。再给个例子,常常看见“爱子心切”的父母为出门求学或工作的孩子安排大包小包的吃食与日用品,可不曾想过这样的安排是否会对他们行程造成不便。曾经见过一对母子为这事大声争执,本是件好事,却给彼此留下不愉快的经历。对于现代的年轻人,也许包一个"💰红包"他们会更感激你。这种关爱方式会达到更好的果效!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的想法和长辈肯定会有许多的差距,若双方都能做一些调整,达到平衡点,相处起来大家更轻松,更自在。


人生在世,许多事情都要拿捏到平衡,说起來容易,做起来难度可不少。或许我们都要学习凡事放开些,通透些;对自己别太呵刻,对别人也别要求太高;凡事顺其自然,只要盡了力,也可笑看云起时*。


*注: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Comments


bottom of page